成立审计委员会,不再设置监察人后,董事席次选举将更加激烈,财政部官员昨(15)日表示,今年改选的兆丰金、台企银及第一金等三家公股金融机构,均无主要民股,公股主导权不受影响。

不过,在有主要民股,或公、民股共治的公股转投资事业中,如华南金、彰银及国票金控等,审计委员会更可发挥其功能,有助落实公司治理。

财部今年起推动公股金融机构成立审计委员会,监察人制度取消后,民股监察人可能转向争取董事席次,使公股金融机构董事席次竞争更加激烈。

财政部官员表示,今年率先成立审计委员会的三家公股金融机构都没有主要民股,在公股与民股的董事席次分配上,不致产生太大变化。

银行业者指出,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符合公司治理精神,但对现有大股东将产生不小影响,不仅让董事席次竞争更加激烈,对经营阶层也将产生制衡力量。

以董事席次竞争为例,对于公、民共治的公股事业,在选票的配置就更加复杂,而且独立董事不像一般公股代表,可以随时更换,某种程度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银行表示,审计委员会对重大议案只有参与权,没有否决权,但审计委员会没有同意的案子,董事会通过后还是必须在董事会会议纪录中载明,此举对经营阶层多少能产生制衡效果,也让经营更加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