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竟脊椎骨折!竟是骨松惹祸 骨质疏松新救星:可扩张椎体强化支撑系统(EVA)
高龄96岁的周老先生,平时身体健康硬朗,喜欢与朋友外出健行,每周还会固定上健身房踩脚踏车及重训健身。某天正弯腰准备坐下时,背部喀一声后,剧痛突然贯穿背部,整个人都无法站直。
就医检查才发现是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椎压迫性骨折。经医师评估诊断,周老先生选择接受可扩张椎体强化支撑系统(EVA)微创手术,术后不仅疼痛消除,一天内就能下床步行复健,出院回家休息2周后,也顺利重返健身房。
收治周老先生的中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陈文哲表示,骨质疏松症常见于老年人或停经后的妇女,当骨头骨质逐渐流失后,脊柱相对脆弱,就容易因为搬重物、跌倒,甚至弯个腰、咳个嗽,就发生脊椎骨折。
传统保守治疗会采卧床休息、止痛药物或穿着背架等方式,若保守治疗无效,最终会选择以手术治疗;而近年外科手术将骨水泥灌入支撑,虽可强化脊椎,但仍无法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驼背,且骨水泥有渗漏、椎体塌陷的风险。
常见的脊椎微创手术,如在骨折椎体中注入骨水泥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或以球囊充气在骨折椎体形成一个空腔,再将汽球取出后于椎体空腔中注入骨水泥的球囊椎体成形术。两者的缺点是骨水泥容易外溢到椎体外,压迫到神经或血管等重要组织,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
陈文哲指出,有鉴于此,中山医院引进由国内医疗团队首次自行研发的“可扩张椎体强化支撑系统(EVA)”微创手术作为治疗新选择,目前已累积超过40个临床案例。
可扩张椎体强化支撑系统(Expandable Vertebral AugmentEVA),是由高雄长庚医院前任院长李炫升、中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陈文哲(前林口长庚医院骨科部部长),以及长庚大学机械系教授戴金龙、吴俊仲、李德美等所领导的研发团队,于2010年获得国科会“医疗器材跨部会发展方案”支持,研发而出。
EVA采用可扩张且具支撑骨骼结构强度的医疗级钛金属器材,搭配专利工具,将植入物于椎体内作360度扩张球状呈现,使骨水泥能顺利注入椎体,均匀填满避免不当的外溢,让压迫性骨折恢复原本高度并矫正驼背。除了明显改善疼痛外,塌陷的椎体高度恢复率也高达80%,且伤口仅有0.5公分、平均术后2小时便能下床活动,隔日即可出院。
陈文哲提醒,人体骨骼的骨质约于20至30岁间达到最高峰,之后就会随着年龄增长减少流失,进而走向骨质疏松,因此,建议大家应及早储蓄“骨本”。
平日除了维持良好作息,饮食多摄取高钙、蛋白质、维生素D3等,也可多培养从事荷重运动的习惯,如:健走、慢跑、登山、舞蹈等,都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强健肌肉,改善身体的协调与平衡,远离骨质疏松危机。
关于EVA,你可以知道得更多!
EVA曾于2013年获得生策会第十届国家新创奖,并于2017年获得国内卫福部医疗器材许可查验登记,核准使用于人体,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所引起的脊椎压迫性骨折。并在2018年1月在中山医院进行首例临床治疗,目前已在国内各大教学医院使用,临床累积案例超过200例。
EVA是国内首次由国人自行研发设计制造出来的高阶骨材产品,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三种可扩张性椎体内植入物。目前,已取得日本、中国、韩国、欧盟、美国及台湾等发明专利,并已递交欧盟及中国使用许可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