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轮候者都希望将来上楼的地点,可维持在原有生活的社区。然而,民建联新界北立浅会议员刘国勋曾经接获不少不少公屋申请者求助,有住屯门的居民被编配粉岭皇后山邨;有粉岭居民则被派到屯门菁田邨,令居民需离开原本的生活圈。
刘国勋议员今日与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一同视察皇后山时,除了解区内配套,亦家访两户皇后山邨居民。他们原本分别住在屯门和元朗,在赞赏现时皇后山环境舒适的同时,也坦言当日获编配皇后山邨时,对是否接受单位亦有所挣扎:既要离开原本的生活圈,但又担心之后的编配亦未必更好。其中住屯门的住户,现时仍要往返屯门照顾年长家人,小朋友亦需转校上学。
现时,政府正订立公屋幸福设计指引,初步定出五个主题,缔造更有“幸福感”的居住环境。刘国勋议员亦向政府反映,要让市民上楼有幸福感,应在编配公屋时可以更人性化处理,加入“幸福编配”的做法,以提高轮候者接受首次编配公屋的机会,减省轮候时间和行政工作﹐更好地运用资源。
刘国勋议员指出,现时编配机制沿用多年,问题在于现时申者人在填选申请地区时,可选的地区范围太广阔(市区、扩展市区、新界及离岛),房署亦只会按其所填选的地区随机编配。公屋申请人可获三次配屋机会,过去5年平均不足一半的申请人在获得首次配屋便接受。
刘国勋议员建议当局除订立“幸福设计”指引,亦应改革现有编配机制,订立 “幸福编配”,包括增加可填选的地区范围、并设立机制让公屋户在一定条件下按需要交换单位 ,运作科技及数据配对,以让申请人更大机会获得心仪区份的单位,既方便居民,亦可加快轮候册及公屋单位的流转。
房屋局对刘国勋议员的建议持正面态度,称会积极研究。未来刘国勋议员继续在议会跟进公屋编配的议题,让居民上楼有更大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