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雄黄酒烈,艾草摇曳、龙舟竞发,端午将近,大街小巷处处可见粽子的身影。尖尖的粽子,既是寄托情思的载体,也是叩问心声的旋律。

端午食粽这一习俗,历久而弥新,在口齿留香的同时,也将历史的传统、厚重的时间、文化的芳香熔铸其中,品味着深沉的民族记忆与家国情怀。

小时候每到端午前夕母亲都会提前准备好粽叶、糯米和蜜枣。将糯米、粽叶提前浸泡一天一夜,母亲说:“浸泡后的糯米、粽叶喝足水分后,才会持有独特的醇香”。随后,母亲娴熟地将粽叶弯成锥形,再放入浸水后的糯米与蜜枣,压实紧绑固定,瞬间香甜的粽子就这样完成。再经过四五个小时的小火慢煮,此时粽香早已香飘万里。每每吃上母亲包的粽子,幸福感都油然而生。

在母亲的粽香里,渐渐长大。如今常年工作在外,与家人齐聚的时光屈指可数,与母亲在一起包粽子那种满满的幸福感更成了一种奢望。看着商场内琳琅满目、花样繁多的粽子,但最钟情的依旧是故土那甜蜜丝滑的蜜枣粽。那不止是一种吃食,更多的是一种乡情,一种依恋,一种爱的味道。

夏天的晚风徐徐吹拂,望着远方的通明灯火,心中的思念瞬时缠绕在心,遥远的记忆被那股粽子的清香,艾草的芬芳再次唤醒。拨通了与母亲的视频,一起回忆着童年的点点滴滴,谈笑间我竟看见母亲眼角闪过的泪滴,一直要强的母亲此刻想必因思念女儿而一直强忍着泪珠吧,为坚定理想而筑梦远方,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母亲一直是我温暖的港湾与心灵的归属。

如今作为一名筑路人,我早已褪去身上的稚气,同无数的建设者们并肩,因工程而辗转祖国南北,因祖国的需要而义不容辞,因尽早完成工期在深山密林处,在四季轮回中,在施工一线上度过着一个又一个节日,日夜兼程的奋战在祖国的“大动脉”上。

此刻,粽子的芳香已席卷而来,闻着这阵阵的清香,抬头仰望着灿烂明媚的五月天,默默告诉自己:“既选择了远方,便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