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按照国家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实施保护性耕作,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2950万亩,占内蒙古东部四盟市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 据了解,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能够实现作物稳产高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其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情况下进行免(少)耕播种,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作用。内蒙古主推“秸秆全量覆盖+免(少)耕”和“秸秆部分覆盖+免(少)耕”两种技术模式
多年来,双辽市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实施定位为沃土工程、农
多年来,双辽市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实施定位为沃土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农业节本增效工程,并强化工作落实。保护性耕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双辽市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沙性土壤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0%,土壤相对贫瘠,农业生产播种难、出苗难,并且每年产生的秸秆大部分用于焚烧,不仅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也浪费了大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