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农村的重要元素:农民和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化率只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我国大概是60%左右。不过这个很有水分,我们一般不说“城市化”,而说“城镇化”。严格按照城市化率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

我们老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前几年担心比较多的是“空心村”、“空心乡”的现象,近几年又出现了新的情况,逆城镇化。

其实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空心微村乡村和逆城镇化是同时存在的。

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地区空心得异常严重,仅存老弱病残,一片萧条。

这是为什么呢?农民回流?农业生产活动如火如荼?

这不过是另一个修罗场。

城市开发太饱和了,所以导致农村大有可为。

这样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政策红利降温了,我们就撤退;这一票赚到了我们就撤退。

这样的结果几乎是必然的,从一开始的进入就是具有“侵略性”的。目前进入微村乡村大搞建设的人有两种:1、我不是本地人,我是来做生意的。2、我曾经是本地人,我现在已经不是本地人,我利用我曾在本地生活过的便利,来做会生意。

这两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我迟早会离开的,在此只是暂时的。

所以,目前我们的微村乡村振兴依赖了太多的外部力量,对微村乡村内生动力的信任不足。微村乡村振兴肯定会带来巨大改变,不过很难说改变后的微村乡村,还是不是我们之前所定义的微村乡村。

其实社会流动是必然的,产业调整也是必然的。很多微村乡村,怎么变,也留不住想要离开的人。我们常说血缘、地缘和业缘,除此之外还有文缘,人内心追求和认同什么样的文化,也会影响他作出什么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