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学的大专院校学生人数约120万人左右,面临少子化及其衍伸的相关问题,预期5至6年之后,大专院校学生人数将下降至80万人左右;短短几年间,大专院校的学生人数将有大幅度的改变,学生人数减少的幅度近33%。根据教育部的推估资料,民国117年,大专院校的学生人数将只剩下60万人;12年后,除了学生的人数减少50%之外,目前158所的大学也将有可能减少一半。
今年是少子化影响高等教育的第一波,7月初刚结束的大学指考将在8月份放榜,依照以往惯例,8月8日父亲节将有考生会陆续收到成绩单;今年除了考生与考生的家庭会因为指考成绩好坏影响之外,大学从今年起,也将面临到每年逐渐严苛的招生压力与考验。除了不少大学将面临到招生不足或是招不到学生的压力外,4年后大学的研究所部招生,也同样将考验各校的招生策略。
暂时不考量大学的退场机制,或是大学转型的方向与策略,可以预见未来大学的学历将比现在更为贬值,毕竟几年后是大学招不到学生,而不是学生考不上大学。少子化的影响,除了直接显现在大学的招生问题之外,也让未来的就业与产业环境更为严苛,毕竟人才、人力的流失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作、产业的发展、国内的消费环境与动能。少子化的影响,除了大学最先面临考验外,各行各业也需要提早做好规划与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