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的研究,通过了专家组的认定,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近日,在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里,来自浙江省柑桔研究所、浙江大学、肇庆学院、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处的专家实地考察了果园建设、芦柑种植及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等情况,并进行了现场抽样测产。测评结果显示,我县芦柑品质再上了一个台阶。在得知此消息后,该合作社科技负责人、五里街镇科技特派员张生才笑得合不拢嘴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在随机选择10棵正常结果树、每棵树随机取30个果实上进行测评,测评结果显示:现场未发现黄龙病病株,黄龙病得到根本控制,永春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对促进柑橘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基地平均株产近60公斤,折合亩产近4.2吨,大果率6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5%。

“可溶性固形物是食品行业一个常用的技术参数,指液体或流体食品中所有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糖、酸、矿物质等。”张生才解释说,芦柑的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在12%左右。此次测评达到13.25%,说明芦柑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与芦柑打了40多年交道的张生才以该合作社的果园为研究基地,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着眼于攻克黄龙病的技术研究,摸索出黄龙病疫区柑桔种植新模式——永春模式。此外,自2017年以来,他还通过增施纯植物源有机肥料不用禽畜粪有机肥料、调理果园土壤酸碱度、科学施肥用芦柑专用肥料、科学培育高质稳产树等等措施技术,有效地控制了黄龙病,提升了柑桔质量,实现永春芦柑产业的东山再起。(记者 叶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