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40张卡,有39张是数字卡:1~10、11~19、11~19、20~30,其中11~19各有两张。另外还有1张万用卡。

可用扑克牌来代表这40张卡:黑桃1~10代表1~10、红心和方块1~9代表11~19、梅花Q代表20、梅花1~10代表21~30、鬼牌代表万用卡。

游戏说明如下。

1.游戏必须想办法让数字由小到大排列,才算是同个车厢的火车。

2.每次抽一个数字出来。

3.玩家将数字填在20格中的任意1格。

4.填上的数字就不能改变位置,也不能不填写。

5.重复抽签和填写的动作。

6.等20格填满后,依照分数表计算分数。

7.只要数字不是由小到大,就算是另一列车厢。

8.统计每位玩家得分,决定胜利者。

1.要确定所有学生都写下数字后,才能抽下一张牌。

2.万用卡也要先填入格子,但可以最后再决定数字。

要将此游戏与课程结合,只要改变39张数字卡的配置即可。

由于学生已经玩过原始版,因此会了解到,不只要知道各数字卡的大小,还得知道各张卡在30张卡中的相对位置。下列就是以此为基准做的设计。

把原始的数字卡的数字都减去15。

把原始的数字卡的数字都加上平方,且361以下的平方数,都用数字来表示。

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要让学生熟悉11到19的平方,所以20以上的平方就直接用指数形式表示,老师可以视情况调整。

把原始的数字卡的数字都加上根号,并化简成最简根式。例如:√8写成2√2、√9写成3。

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不同根式间的转换。

设计一个等差数列,其中11~19项出现两次。

例如上面的例子,就是首项为1且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原本的目标是得高分,“逆向玩法”的目标是“越低分越好”。

也可以设定某个分数,例如:32分,越接近该分数的人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