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也被提上议事日程。香港财经界人士表示,“深港通”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将与“沪港通”产生协同效应,以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及公司品种扩大两地股市“互联互通”的影响力及认受性,增加A股被纳入国际主要股市指数参数的机会。

与上海一样,深圳也是中国重要的资本市场,而且有其独特性。深圳股市设有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有很多科技类企业,对中小企业更有着强大的融资功能。

香港京华山一研究部主管彭伟新表示,“深港通”一旦开通,意味着内地股市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对境外投资者来说,市场多元化得到改善,增加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

香港资深金融专家及投资银行家温天纳表示,“深港通”将与“沪港通”产生协同效应,以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及公司品种扩大“沪港通”的影响力及认受性。“‘深港通’若能在2015年内开通,这将加快推动内地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目前,“沪股通”的股票范围为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份股,以及沪港两地均同步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温天纳估计,“深港通”将参考“沪港通”。因此,“深股通”试点初期标的范围,有较大机会是采纳深证100指数、深证300指数成份股,以及深港两地均同步上市的A+H股票。

彭伟新表示,如果“深港通”的股票范围也参照“沪港通”的模式,以深圳主板市场成份股为主,则很难为市场带来震撼效果。实际上,境外投资者更希望买到现阶段无法触及的股票。如果能将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股票纳入“深港通”,会为市场带来惊喜。

目前,“沪港通”的实际运作与预期,在投资市场上产生了极大的落差。不过,温天纳表示,“沪港通”表面上额度运用虽然不足,但是北向交易“沪股通”一直较为稳定,若A股进入长期的“牛市”,“沪股通”作为中长线政策,潜质绝不容忽视。

温天纳说,由于A股目前尚未被纳入环球各类型主流金融指数,量大及稳定的国际买盘当然尚未进入,乐观估计至少半年以上,各指数及权重基金才会分阶段吸纳,届时额度势必用毕,目前无需悲观,只是时机尚早。

彭伟新说,“深港通”将加大内地股市对海外投资者的开放,海外资金也将加大对内地股市的投资,这会促使国际性的指数公司考虑将A股纳入为成份股,提升内地股市的实际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