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口口声声提及要美白时,但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皮肤的颜色深沉呢?

之前曾经有说过黑色素被制造出来之后会被运动到表皮角质层,针对黑色素的美白也主要是把黑色素代谢掉,让变黑的肌肤白回原本自然的颜色。但除了黑色素之外,黑黄的皮肤其实是由许多因素加总起来所造成的问题(先不讨论原本的肤色就黑肉底的话)。这些原因有可能是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排列较混乱,或皮下微血管内的脱氧血红蛋白较高、过度的胡萝卜素以及外源性色素的累积⋯⋯等等。

皮肤角质一般来说代谢时间是14天,主要是由下层表皮细胞新生之后,会将无生命的细胞层层堆叠往外推而成。会造成角质厚的原因不外乎是老化以及压力和环境,当外层的角质细胞含水量不足,更替率不佳,就会造成老旧角质排列的混乱,而让皮肤外观看起来较暗沈、粗糙、透光率不足。

脱氧血红蛋白(deoxygenated hemoglobin)其实就是没有与氧分子结合在一起的血红素,呈暗红色。而含氧的氧合血红蛋白(oxygemoglobin)则会呈鲜红色,主要是因为两者吸收的光谱不一样,自然颜色呈现也不一样了。

如果有给予强烈的血管收缩剂,也就是高浓度的氧气,让血管都缩起来的话,看起来也会变得比较白喔。

胡萝卜素(carotene)则是呈橘色的光合色素,只有植物可以合成。许多红色、深黄色以及深绿色的蔬果中都含有胡萝卜素,过多的摄取容易造成胡萝卜素皮肤沉淀(carotenoderma),会呈现泛黄的颜色。

而胡萝卜素的代谢,是经由皮脂腺分泌到汗液再排出体外,所以如果血液中胡萝卜素升高,最先沉积的地方就是人的脸部,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不是黑,而是黄。

说了这么多,大家有没有稍稍稍稍⋯⋯可以理解皮肤暗沈的部分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