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因此,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咽喉痛、尿黄、牙痛等。
火热学说源于《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中,对“火热”之邪的性质、特点以及致病机理进行了讨论。在《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将火热与四时五行五脏联系起来。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