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国人癌症期别存活率,据以评估癌症治疗成效,国民健康局要求医院自93年1月1日起新诊断之6种癌症个案,应申报癌症期别资料。93-97年共有44家医院申报36708笔大肠癌期别资料(约占全国8成的大肠癌个案),其中0期、1期、2期、3期和4期的人数分别为1806(5%)、5717(16%)、10003(27%)、10704(29%)和8478(23%)。追踪该等个案至98年12月31日止之5 年存活率,整体为56%,各期别分别为86%、81%、72%、57%和12%(详如附表)。 经查美国2006年新诊断大肠癌个案,其0-4期的期别百分比分别为8%、23%、25%、26%与18%,其中早期个案(0期与1期)有31%,比国人的21%高,主要原因系国人大肠癌筛检不足。目前国人50-69岁2年内曾做过大肠癌筛检只有10%,远低于美国筛检率50%低许多,以致于诊断时早期个案所占的百分比较美国为低,此结果亦说明国人大肠癌五年整体存活率56%低于美国的65%。 大肠癌的发生,大部分是先经过息肉后再转化为癌症,研究证实每1-2年做1次粪便潜血检查,可以降低20-30%的大肠癌死亡率;此外,粪便潜血检查阳性者,在后续接受大肠镜确诊时,除癌症外尚可同时发现息肉,经治疗后还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国民健康局最近整理93-97年所有参加粪便潜血检查约120万人次资料,其中4%个案检体中显现潜血反应,但是在医疗院所和卫生所的紧迫追踪下,仍只有68%的民众完成后续大肠镜检查;大肠镜检查结果有4%为大肠癌(男4.9%,女3.7%)、46%有息肉(男57%,女37%)。比较筛检与癌症登记之大肠癌期别个案分布显示,筛检可以大幅增加0-1期个案所占的分率,由21%增加至42%,并大幅将第4期个案所占分率由23%降至9%(详如附图)。 国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长表示,大肠癌已是我国发生人数最多的癌症,每年新诊断个案已超过1万多人,而98年则有4531人死亡。为早期发现大肠癌,国民健康局补助50-69岁民众2年1次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请大家一定要爱惜健康,早早去做检查,透过大肠癌筛检可以发现早期个案(0与1期),且经治疗后5年存活率可高达8成以上;千万不要因一时疏忽未做筛检,造成发现时已是第4期,除了5年存活率降至2成以下外,同时还要承受更多治疗带来的痛苦。 更令人惋惜的是,有3成粪便潜血检查阳性的民众,逃避做后续的大肠镜检查,由于他们之中有一半的人是已经有息肉,1/25已有癌症存在,邱局长特别呼吁他们,不要再抱着侥幸的心,错失治疗生机;另外,也不要再想用另做1次粪便潜血检查的阴性结果来逃避,因为肿瘤和息肉受到粪便摩擦而流血,通常是间歇而非持续性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观念是任1次粪便潜血检查阳性,即为阳性。目前大肠镜检查的设备和技术已经比过去更加先进,有效降低检查的疼痛不适;对于怕痛的民众,也可以选择加上简易麻醉进行无痛式的大肠镜检查。早期发现,预后很好,故请粪便潜血检查阳性者,一定要遵医嘱做大肠镜检查,不要因为一时的侥幸和逃避而误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