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平板电视销售量达到211万台,其中液晶电视占据60%的市场份额。”7月8日,当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研课题组主任陆刃波在青岛举办的“2006年国际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论坛”上宣布上述消息时,国内液晶电视产业却高兴不起来——上游面板厂商二季度大多出现了亏损。

分析师预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液晶面板供应商LG-飞利浦第二季度将亏损3064亿韩元(合3.24亿美元),而其去年同期和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润则分别为411亿韩元和475亿韩元。此外,台湾面板厂商友达光电和奇美也预测第二季度将出现亏损。

创维集团总裁张学斌表示,2005年我国液晶电视的快速增长以及2006年北美等地区液晶电视的增长势头,使面板生产厂家过分乐观地估计了世界杯以及黄金周等的消费拉动,但实际上拉动平平,也使得第二季度新增的产能造成库存积压。

奇美电子电视面板处处长陈立宜表示,目前32英寸液晶电视机用面板的平均售价已经降到了400美元以下,很快37英寸价格可能降到520美元,逼近一级厂商的生产成本,而且今年年内都不太可能会出现价格反弹。

不过,信息产业部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全恩对记者表示,液晶面板的过剩主要出现在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用面板以及32英寸以下的中小屏幕液晶电视领域,37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面板依然供不应求。

DisplaySearch最新的调查显示,今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交付量中40英寸和42英寸的比重将超过10%,其中三星-索尼液晶屏将交付310万块40英寸屏,LG-飞利浦将交付180万块42英寸屏,而这些大屏的利润空间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