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的。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禁止明火。禁止与不相容的物质接触。见化学危险性。 使用雾状水、粉末、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避免一切接触! 一切情况均向医生咨询!急救:使用个人防护。见注解。
喉咙痛。咳嗽。呼吸短促。胸骨后有灼烧感。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推迟显现。见注解。其他症状见食入。 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半直立体位。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医疗护理。
可能被吸收!发红。疼痛。皮肤灼伤。另见食入。 防护手套。防护服。 急救时,戴防护手套。先用大量水冲洗至至少15分钟,然后脱去污染的衣服并再次冲洗。见注解。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发红。疼痛。严重烧伤。 戴 面罩或眼镜防护 结合呼吸防护(如为粉末)。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口腔和咽喉有灼烧感。腹痛。呕吐。腹泻。惊厥。休克或虚脱。神志不清。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进食前洗手。 漱口。不要催吐。立即就医。见注解。
与不相容物质和食品和饲料分开存放。见化学危险性。干燥。只能储存在原始容器中。严格密封。沿地面通风。储存在没有排水管或下水道的场所。
物理状态、外观: 无色吸湿的晶体,有刺鼻气味。
物理危险性: 蒸汽比空气重。
化学危险性: 燃烧时,分解生成含有氯化氢和光气的有毒烟雾。水溶液是中强酸,浸蚀金属,生成 易燃易爆气体(氢——见化学品安全卡#0001)。与碱类、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有毒、易燃气体,有中毒、着火和爆炸的危险。浸蚀某些形式的塑料、某些形式的橡胶和涂层。
吸入危险性: 20℃时该物质蒸发缓慢达到空气中有害浓度。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具有腐蚀性。高浓度吸入可能引起肺水肿,但仅发生在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最初腐蚀性影响已经变的明显之后。见注解 该物质可能对新陈代谢造成影响。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接触能够造成死亡。影响可能推迟显现。需进行医疗观察。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吸入,肺可能受影响。
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皮肤接触后,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者,紧急用3~5%的碳酸氢钠浸泡接触的皮肤,以此进行药浴处理。当大于5%的皮肤表面受到影响时,可能发生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中毒。一旦对该物质中毒,需采取特定的治疗措施;必须提供有指示说明的适当方法。更多信息向有毒物质信息中心或专家请教。肺水肿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出现,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因此休息和医学观察至关重要。 应考虑由医生或医生认可人员立即给与适当吸入治疗。熔点:α-异构体为63℃,β-异构体为56.2℃,γ-异构体为52.5℃。其他UN编号:1750,氯乙酸溶液;3250,熔融氯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