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易燃。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 切断气源如不可能并对周围环境无危险让火自行燃尽。其他情况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气体/空气混合物有爆炸性。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钢瓶冷却。
严格作业环境管理!
与液体接触:冻伤。 保温手套。 脱去污染的衣服。给予医疗护理。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去衣服。
发红。疼痛。 护目镜,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撤离危险区域!向专家咨询!通风。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个人防护用具:自给式呼吸器。
污染海洋物质。
耐火设备(条件)。与强氧化剂和酸类分开存放。阴凉场所。储存在没有排水管或下水道的场所。
物理危险性: 气体比空气重,可能沿地面流动,可能造成远处着火。
化学危险性: 燃烧时,该物质分解生成硫氧化物和硫化氢有毒烟雾。与强氧化剂激烈反应。与水、蒸汽或酸发生反应,生成易燃和有毒气体。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吸收到体内。
吸入危险性: 容器漏损时,迅速达到空气中该气体的有害浓度。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导致呼吸抑制。高浓度接触可能导致神志不清和死亡。影响可能推迟显现。需进行医学观察。
爆炸极限: 空气中3.9%~21.8%(体积)
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强烈建议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转动泄漏钢瓶使漏口朝上,防止液态气体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