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燃。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周围环境着火时使用适当的灭火剂。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但避免该物质与水接触。

  防止粉尘扩散!严格作业环境管理! 一切情况均向医生咨询!

  咽喉痛头痛意识模糊虚弱气促惊厥神志不清(见注解)。 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禁止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给予吸氧给予医疗护理

  可能被吸收!发红。疼痛(见吸入)。 防护手套。防护服。 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淋浴给予医疗护理。

  发红。疼痛。 安全护目镜,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灼烧感恶心呕吐腹泻(另见吸入)。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进食前洗手。 催吐(仅对清醒病人!)。催吐时戴防护手套用水冲服活性炭浆禁止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给予吸氧给予医疗护理。见注解。

  撤离危险区域!向专家咨询!通风。将泄漏物清扫进可密闭容器中。小心收集残余物,然后转移到安全场所。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个人防护用具:全套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气密。不易破碎包装,将易破碎包装放在不易破碎的密闭容器中。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污染海洋物质。

  与性质相互抵触的物质、食品和饲料分开存放。干燥。严格密封。保存在通风良好的室内。储存在没有排水管或下水道的场所。

  化学危险性: 与酸、碱、氨、醇类接触和加热时,该物质分解生成氰化氢有毒气体。与二氧化碳反应或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氰化氢。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气溶胶,经皮肤和食入吸收到体内。

  吸入危险性: 扩散时可较快地达到空气中颗粒物有害浓度。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严重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该物质可能对细胞呼吸有影响,导致惊厥和神志不清。接触可能导致死亡。需进行医学观察。见注解。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可能对甲状腺有影响。

  该物质中毒时需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必须提供有指示说明的适当方法。不要将工作服带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