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台湾北部及东北部平地至低山区沟渠、河畔或住家旁,目前只分布于新北市贡寮、双溪、瑞芳及宜兰头城、员山、五结等地。
用途:(一)护堤植物:早期用来作为重要的护堤植物,
将其种在溪流土堤边,稳定堤岸,防止崩塌和侵蚀。
(二)蜜源植物:风箱树是昆虫的食草和蜜源,
也庇护沟渠里鱼和两生类。
茎:落叶性小灌木,干直立,多分枝。
叶:叶对生或3枚轮生,椭圆形,长9-18cm,
宽4-9cm,叶柄红色。托叶生于叶柄间。
雄蕊内藏;花柱长而伸出;萼瓣及雄蕊均为 4 枚。
生长高度1米以上。赏花期为5~10月。风箱树因为果实、
叶子、气味和芭乐非常相像,故又有人称为“水芭乐”;
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会开满整树白色的花,头状花序,
会散发出一股特殊的清香,开花时,常会吸引金龟子和蛾类前来觅食,
花授粉后后转呈浅咖啡色,球状果实,授粉成功后果囊突出如小释迦。
,分布于北部及东北部的低平原地区,产地如:宜兰冬山、员山、
东北部低海拔平原及河岸两侧常见群状分布,通常也在田埂、
沟渠或溪流土堤边栽培成列,根系可以长到水底,
兼具防风林和护堤的作用。不过今随着水利灌溉设施的水泥化,
风箱树的野外族群快速消失,目前剩不到1000株,
再加上它本身并不产种子,故为极待保护的树种。
而中研院的研究员彭镜毅也曾来此研究这棵树,
并想移回去种,因此此户的主人非常习惯陌生人来访。
据住在此的刘先生说,这棵树是他祖父种的,估计超过50岁。
原本旁边还有一棵是比较高大的,
但因为附近施工,砂石车进出把那棵树撞断了,
只剩下这棵丛生的。他并说这棵花开花时间非常准确,
总在端午节前后,花朵白色圆球,令人印象深刻。
四周环境干净整齐,邻近处无其余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