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望厦山市政公园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建筑概念设计比赛结果近期出炉,街坊总会社会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梁彦邦建议政府积极优化望厦山公园的步行环境,合理利用公园空间,增加更多亲子休憩设施,适当增设便民设施,加大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人使用。
他表示,望厦山市政公园面积广阔,绿植丰富,历史底蕴深厚,靠近民居,亦配备儿童游乐设施、康乐设施等,但人流量和居民熟悉度远不及附近的松山。其一可能因其无障碍设施不够流畅,只有旅游学院一处入口有上坡路,公园内有坡的地方部分不够平滑,通往瞭望台、炮台、厕所等地方都只有阶梯相连,难免令行动不便的居民望而生畏。
其二与配套设施不足相关,公园内缺乏饮水机或饮料配售机、储物柜等设施,不便居民前来登高远眺或运动、休憩。其三与其宣传不足,郊游玩乐、亲子相关的配套相对松山公园、氹仔大潭山公园而言较少,没有宣传亮点,难以吸引居民及旅客前来。
梁彦邦希望政府加快改善望厦山公园的无障碍步行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增设自助饮水机、饮料配售机、储物柜等便民设施,并规划利用好公园空间,加入更多亲子元素的设施,提高公园使用率;他并希望进一步发掘望厦山背后的文化价值,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居民对望厦山公园的熟悉度。本澳其他公园亦存在便民设施不足,希望政府未来能进一步完善本澳公园的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