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是一部展现明代时期华人民间信仰的文学作品。其“副文本”指定它为一部历史小说,其叙事则融历史和宗教,以及儒、佛、道三教为一体。在明清时期,这种“跨领域性”的作品其实并不例外。当时的华人通俗文化并不会受到现代学术界的单元领域主张的束缚。因此,当我们研究华人丰富的文化产品、经验与感受时,就要尝试用跨领域性的研究方法。《封神演义》在明清时期“神魔小说”中的地位就仅次于《西游记》,不过这部作品由于描述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神谱,它在民间信仰中更具有影响力。这也是讲者何以要以《封神演义》为中心,进一步分析明清时代华人文化在各个方面之相互作用的原因,以便能探索出当时的华人如何对通俗文化做出反应。

《封神演义》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目前推测可能是在天启年间(1620-1627)首次出版。其内容所描述的是商周时期,当丞相姜子牙协助周武王征伐商纣王时,有许多将领参与征伐,他们在周武王成功建立起周朝之际,在封神仪式中被封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