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移动通信技术不能只是做加法,适当的 “断舍离”也非常重要。
在近日举行的 RAN#88e 全体会议上 3GPP 宣布,负责 GERAN 和 UTRAN 无线与协议工作的 RAN6 工作组正式关闭。而刚刚被宣布关闭的 RAN6 工作组此前一直负责研究 2G 和 3G 无线功能,负责定义涉及 GSM/EDGE 无线接入网络 (GERAN)和 UMTS 无线接入网络(UTRAN) 的规范及接口等。
这也意味着,备受业界关注的 2G/3G 退网,从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开发层面已经不留后路。
据了解,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有效地实现从模拟通信转移到数字通信,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数字技术为主体的 2G 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1998 年,来自欧洲、中国、日本、韩国和北美的标准制定组织联合成立了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组织),以共同制定详细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3G)标准;与此同时,3GPP 也接受了维护和继续开发 GSM 规范的工作。该项目成功推动了 2G 向 3G 演进,并成功实现了 3G 全球普及。
3GPP 在 RAN#88e 全体会议上指出:尽管 2G 和 3G 仍在使用中,但是时候将标准组织的精力集中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上了!
这次 3GPP 宣布负责 GERAN 和 UTRAN 无线与协议工作的 RAN6 工作组正式关闭,也意味着 2G 和 3G 技术不再开发,这标志着移动通信行业的一个重要时代结束。更意味着,业界呼吁多年的 2G/3G 退网在标准开发层面不再留有后路。
在中国,主管部门也已经明确对 2G/3G 退网的态度。2019 年 10 月 22 日,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明确表示:2G、3G 的退网是移动通信更新换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国际上各个国家的主要做法。目前,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 2G、3G 退网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
2G/3G 退网涉及的物联网应用领域,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指出,推动 2G/3G 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建立 NB-IoT(窄带物联网)、4G(含 LTE-Cat1,即速率类别 1 的 4G 网络)和 5G 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并且首次明确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不再使用 2G/3G 网络,推动存量 2G/3G 物联网业务向 NB-IoT/4G(Cat1)/5G 网络迁移。
不过,正如 3GPP 所言,RAN6 工作组的关闭,标志着移动通信产业一个时代的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 2G、3G 网络会就此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仍将根据需要进行维护,只是不再开发演进了而已。随着 4G 向 5G 的演进,我们深知 GERAN 和 UTRAN 标准以及它们背后的核心网络是完全稳定的,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继续使用。
而在运营商进行 2G/3G 清频退网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三大挑战:
挑战 2:老年机用户的智能手机使用问题。目前国内在网 2G 用户大约 2.73 亿,其中可能相当一部分是老年机用户。一些老年人只会使用功能机(非智能手机),对智能手机新功能和使用方法不熟悉,操作起来很吃力。如何开发适合那些不擅长复杂操作老年人的智能手机,也是运营商 2G/3G 退网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
研究机构:2G和3G用户占全球移动用户总数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