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丰登”。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秋老虎发生在24节气当中的立秋之后,属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9月之间,基本与处暑节气重合,所以处暑节气并不能真正“出暑”。

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河灯也叫“荷花灯”,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任其漂泛,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处暑前后,冷空气南下次数开始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有些地区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团子们要及时预防感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