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太平洋猎捕黑鲔鱼的各个国家,大多接受了科学家的建议,同意将高价又濒临灭绝的黑鲔鱼减少一半的捕捉量。

相较于国际科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建议减半的2750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表示,2015至2016年太平洋黑鲔鱼的商业捕捉量最多只能有6600吨,等于平均每年3300吨,比往年减少了45%。

美洲热带鲔鱼委员会(IATTC)则表示,各国在今年不可捕捉超过3500吨的黑鲔鱼,并且必须建立渔获文件系统。这个决议是在去年底的特别会议中通过,也可预见许多国家将听取建议,大幅度削减太平洋其他海域的黑鲔鱼捕捉量。

WWF聪明渔业倡议(Smart Fishing Initiative)东太平洋鲔鱼协调员格雷罗(Pablo Guerrero)说:“我们乐见墨西哥、日本及美国等主要的捕鱼国真正的遵行委员会提出减捕量的科学建议。这对太平洋黑鲔鱼的存活是个重要的决议;研究证实,现今捕捉的黑鲔鱼中有90%都是尚未进入繁殖年龄的幼龄鱼,推估繁殖族群量已减至原有的4%。”

隔月在萨摩亚举行的第11届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会议中,太平洋33个成员渔业国亦达成共识,协议实施新的黑鲔保育规范。

WWF将继续催促美洲热带鲔鱼委员会执行太平洋黑鲔鱼的长期复育计划,其中包含明确的捕捞管制规则以及强制措施,因为捕捞可能会限制复育计划的成效。

※ 本文为教育部科学人文跨科际人才培育计划(简称SHS计划)所属南区区域推动中心,举办“环境新闻编译工作坊”之成果展现,特别感谢《科学人》编辑群协助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