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管婴儿技术临床应用的初期,胚胎的形态学等级一直被视作是决定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是优质胚胎,在子宫内更容易着床,而且生下的宝宝也会很健康。如果是劣质胚胎,着床失败率很高。
早期胚胎以胚胎细胞数量、卵裂球均匀程度及胚胎碎片为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实验报告:如12B、10B、9B、5B等。
“12”是指胚胎细胞的数量为12个,“B”是代表胚胎内细胞团的质量等级为B级。
内细胞团质量等级:A级**
A级(1级)胚胎:卵裂球大小均匀,无碎片率或碎片≦5%,质量**;
B级(2级)胚胎:卵裂球大小轻度不均,5%﹤碎片≦20%,质量一般;
C级(3级)胚胎:卵裂球大小明显不均,20%﹤碎片≦50%,质量较差;
D级(4级)胚胎:卵裂球大小严重不均,碎片﹥50%,淘汰范畴。
整体而言,>8C的早期胚胎就可以称为优质胚胎。
囊胚的等级以囊胚腔扩张状态、内细胞团和滋养外胚层的发育程度为标准进行质量评价。
“3”代表囊胚目前处在3期发育阶段,“B”代表囊胚内细胞团质量等级为B级,“C”代表囊胚外滋养层细胞质量等级为C级。
根据囊胚腔大小及是否孵化进行划分,越往后囊胚发育越成熟。
A级:细胞数目较多、排列紧密;
B级:细胞数目较少、排列松散;
A级:上皮细胞层细胞较多,结构致密;
B级:上皮细胞层细胞较少,结构松散;
C级:上皮细胞层稀疏。
正常情况下,优质囊胚的排序应该为:
虽说胚胎的质量好坏与后期的移植成功率息息相关,但这并不代表高级别的胚胎就能百分百的移植成功,也不代表等级低的胚胎就不能移植。
胚胎等级划分只是一种辅助判断胚胎质量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还需综合各方面的考量合理筛选,毕竟每一个胚胎都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