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孩子每天都在接收满溢的资讯;教导及鼓励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去理解事物,对培养创意及创造力更显重要。

设计师在“设计”时,先要观察及理解用家的需要、一步步剖析问题的本质,用创意解难,才能创作出富同理心的贴心设计。

在首三集的《童理讲》,我们邀请到CoDESIGN/CoLAB的两位创办人Eddy Yu和Hung Lam,分享他们过去主理的两个项目,一谈设计背后的理念之余,也会将人、社区和设计的关系娓娓道来。与不同界别合作时,设计师会遇上什么挑战?他们可以怎样推动改变?两位同时作为设计师及父亲,对于创意和同理心教育又有什么看法?让我们“童理讲”!

“一切唯心造”──透过静观来培养觉察心,我们可以更透彻地去体会自己的内在情绪,从而知道怎样理解及回应外在的事与物。但“心”和“设计”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进入“心之校园”,看看设计师和学校如何透过空间改造(硬件)与课程(软件)的配合,培养孩子的觉察心,为他们的身心灵提供成长养份。

“对设计师来说,(获得)最大的满足感是当你做的设计能给用家应用,也影响到不同人的生命。”──Hung

• 你认为环境及空间设计对于身心灵有没有影响? 试描述一个能让你安静和放松的空间。

• 你有做过静观练习吗?如有,你觉得静观怎样帮助你感受情绪呢?

• 此项目的后续影响是什么呢?同类型的项目可以在其他社群/空间中进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