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绿色经济已是大势所趋,实现绿色发展意义重大,经过疫情洗礼的产业链重构为绿色制造提供了历史机遇。 各国的经济复苏措施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绿色制造提供了资金和技术基础。因此,建设健全绿色供应链体系,是后疫情时代持续推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我们十分荣幸邀请到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的绿色制造和供应链专家分享 “ 什么是绿色绿色供应链管理, 为什么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如何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同时,我们也将了解到绿色制造国际合作现状与展望。

为推动绿色制造建设,打造中欧在建筑及建材领域绿色制造国际合作示范,中心与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共同打造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区示范项目, 计划建成“中欧合作高端产业园”, “中欧绿建国际会展中心”、“中欧绿建研究培训中心”以及“中欧绿建国际技术合作中心“ ,并于2020年10月15日在武进召开第一届中欧绿建创新论坛,届时希望会员能为示范项目献计献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河北大学法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秘书处办公室主任、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绿色制造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绿色工厂推进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工业绿色发展法律政策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世界银行、工信部等单位委托的《绿色制造市场化推进机制创新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研究》等课题30多项,出版专著《工业绿色发展税收立法研究》和《碳税立法研究》2部,参编著作7部,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环境保护》《经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环境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70 余篇;牵头或参与30余项法律政策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等工作;牵头编制多个国际合作园区规划。

宋晓明,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节能、环保等领域政策研究及国际交流合作。具有10年以上工业和信息通信领域国际合作及信息咨询服务经验,先后组织了中国与德国、俄罗斯、墨西哥、印度、韩国、泰国、印尼等在工业节能和ICT领域多个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与工发组织合作开展《节能环保产业南南合作项目》、《在示范城市工业领域应用生态效益理念》、《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参与《节能环保产业“走出去”政策研究》、《中美产业竞争力及开展先进制造业领域合作工作支撑》等课题;编译发表了《CeBIT 2010尽现十大趋势》、《世界能源远景—能源效率技术报告概述》、《电力存储的兴起:关系你我》、《2015美国能源展望》(编译)等多篇文章。

主要从事绿色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绿色金融等领域相关政策研究工作。张政,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世界银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常州市政府、佛山市政府、盐城市政府、沧州市政府等委托课题和项目《环境规制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机制与异质性研究》《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工作支撑》《绿色制造市场化推进机制创新研究》等10余项。在经济日报(理论版)、河南社会科学、生态经济、当代经济管理、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国内学术期刊和报纸发表《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我国对外投资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评价》《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创新子系统的视角》《技术市场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OECD绿色增长战略视角研究》《 劳动力价格扭曲与绿色经济效率损失》《僵尸企业何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等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