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电产品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消费者对家用电器的更换频率开始变得快节奏,在家电市场形成一股“快消”文化。据业内家电人士称,一些家电品牌保修期在两年或三年,而消费者用到这个期限时,电器马上准时坏掉。虽然该人士所述略有夸张,据记者了解,在网上许多消费者都曾表示经历过“保修期一过就坏了”的事情。而这些坏掉的电器都流向了哪里,显然不是消费者所关心的。
据记者的了解,在广阔的乡镇市场上,被淘汰的电器往往会选择由路过的个体户废品站回收,回收价不超过100元,而一些家中现阶段仍然保留着的等离子电视和用了10年之久的冰箱,也只能卖到10-60元,有时不得不自掏腰包让废品商把占用家中空间的电器搬走。这些废品商贩会将一些还能用的电器留着自己用,或者拆掉以原材料的形式卖出,还有一些则会修理一番送去二手市场卖个好价钱。
中国的家电回收市场,可以说一直是由这些骑着三轮车在马路边、小区里吆喝的废品小商贩撑起来的。有数据显示,有66.73%的人选择将废旧家电卖给废品商。而在城市这个快消市场中,各地都会有二手家电回收和交易市场,尤其是在北上广这些地方,毕业族们往往会去二手交易市场淘二手电器,其价钱根据品牌的不同而定价,原主人60元交给废品商手中的电器,经过“变废为宝”的过程,在二手交易市场便卖出上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