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HPV疫苗后也会患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在香港女性的常见癌症中排名第七位,2018年有582宗新症,同年有163位患者因此病离世。过去的预防癌症公众教育中,医学界都会强调,子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癌症,重点在于接种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简称HPV疫苗,又称子宫颈癌疫苗)。不过,临床上却有打过针的人,之后仍然患上子宫颈癌,那么打针是否有用呢?
HP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以基因组结构作划分,有逾100种类型,其中有至少14种高危型的HPV,可经性接触感染子宫颈,若感染持续,可导致子宫颈出现不正常的细胞病变,增加发展成子宫颈癌机会。在香港,约九成的子宫颈癌是由HPV-16 18 31 33 45 52 58型病毒感染而引起,而目前九价的子宫颈癌疫苗则可覆盖这七种HPV,以及另外的两种,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不过,疫苗是否有效,取决于接种的时机,最理想是在未接触HPV病毒之前,或未有性经验之前就已经接种。临床上曾有已接种子宫颈癌疫苗人士,仍然患上子宫颈癌,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她在打针前已感染HPV病毒,并发展为癌症。
另外,感染非九价疫苗覆盖的常见HPV病毒种类,持续感染直至出现癌变,也有可能令已接种子宫颈癌疫苗的人士,患上子宫颈癌,因为中招的HPV种型不在保护的范围内。所以想增加疫苗的成效,应尽早打针。卫生署的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就安排女生在小五及小六打针。
子宫颈癌疫苗不能保护你完全避过患上子宫颈癌,那值不值得打针呢?答案是值得的,及早接种可令保护力大增,即使成年甚至有性经验后接种,仍能保护你免于感染常见的HPV病毒。当然,接种疫苗以外,女性仍需定期接受子宫颈细胞检查,即帕氏抹片检查,有助及早发现子宫颈细胞有否异常,在细胞未发展成癌症前就处理情况。记仅,预防子宫颈癌,打针加抹片检查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