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南丰纱厂可以了解香港纺织业的历史,以及近距离接触本地时下的创新产业;但除此之外,其实纱厂亦是香港新兴的拍照胜地!

以下为大家介绍纱厂内的五大取景热点:

“金杯牌”是南丰纺织当年其中一个知名品牌,因此那时候在工厂的大闸上,亦镶嵌了此品牌的金杯标志作为装饰。这道大闸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置放于纱厂地下大堂询问处位置,极具标志性。

这道楼梯过去是纱厂工人前往厂房的主要通道,此部分的建筑原貌被完完整整的保留下来,让这一代人能够置身其中,感受昔日香港工业的淡淡气息。

厂房楼梯是以往纱厂工人上落的主要通道。

墙上斑驳的绿色油漆,加上仍然好好保留着的“禁止吸烟”告示,引领着游人寻找当年在同一空间内出现的种种历史痕迹。

当访客身处南丰纱厂的中庭位置,亦即名为“纱厂坊”的地带,会发现那是一个贯通三层楼、充满空间感的活动场所。

纱厂坊的两旁采用保存了原貌的加固混凝土支柱,但厂房的天花却改为一整片广阔的玻璃天窗,让这个室内空间能够引进大量自然光,朝气勃勃。整个建筑群运用了大量的玻璃墙身,再加上几道新建的、满有现代感的玻璃桥,让南丰纱厂在阳光普照的日子分外怡人!

“太平桶”是昔日工厂大厦常用的灭火工具。

什么是“太平桶”?昔日工厂大厦常用的灭火工具是也。现在纱厂将它们改作指示牌的一部分,既不失历史感,也为它们带来新的使命。

纱厂的天台在活化后改建成大型的纱厂公园,更有一片小农地用以种植蕃茄、红菜头等蔬菜,为纱厂内的餐厅提供新鲜食材。

此外,在天台的另一边有一幅大型壁画名为《迹织绘》,作品以多块小铁片模仿布匹飘扬,并诉说有关布料的故事,为这个工厂区带来另一片天地。

活化后的南丰纱厂,就像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细说香港纱厂与纺织业的故事,让新一代仍能感受到昔日本地纺织业的光辉岁月;并同时将纺织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一体,延续香港的本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