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减轻晚期癌症病人身体及心灵痛苦,许多国内癌症医院纷纷成立缓和医疗团队,借由“即时缓和疗护”,积极介入缓解病人身心灵困扰,也能给予家属支持与协助。国民健康署指出,即时缓和疗护不仅能提早缓解晚期癌症身心灵问题,也能提高患者生活品质,且在良好的医病沟通与关系下,建立务实的治疗目标,减少末期无效医疗,是近年国际一个新的癌症照护趋势。
根据108年资料显示,癌症病人死亡前一年安宁涵盖率已超过6成,虽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已达一定成效,但多数民众对于安宁疗护观念,仍认为在生命末期时才进行介入。国民健康署解释,根据实证医学显示,将安宁的概念翻转成“即时缓和疗护”,也就是在任何阶段即时介入,让病人了解自己状况,透过介入缓和不适症状后,重拾对生命掌握。
一名70岁老翁因罹患口咽癌第四期接受治疗,但治疗过程却出现疼痛、疲惫、食欲差等作用,不仅挥别过往生活品质,长期下来身心灵也疲惫不堪,加上担忧拖累家人,因此决定停止治疗,直到医师发现老翁情况后,借由会诊缓和医疗科与身心科医师协助,透过药物、共照护理师、心理师、营养师等团队协助,顺利改善老翁不适症状,也愿意接受治疗,居家调养时还能在家与小孙子玩,重拾天伦之乐。
为提升癌症照护品质,国民健康署也将“癌症防治医疗机构应针对晚期癌症病人建立缓和医疗之照护标准与流程”列为癌症诊疗品质认证基准,透过癌症治疗团队与缓和团队的合作,也让病患与家属对于治疗目标建立共识,促进良好医病关系。国民健康署贾淑丽代理署长强调,目前透过补助全国93家癌症医院品质提升的计划,也建立晚期癌症病人接受即时安宁缓和医疗的照护标准,可望帮助更多癌友活得有品质,存活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