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半岛是香港境内的一个半岛。九龙半岛和新九龙地区统称为九龙。 在地理上,“九龙半岛”一词也指笔架山、狮子山、大老山、飞鹅山等山脉以南的地区,连接维多利亚港,与香港岛对望。

[kɐ̌ulʊ̏ŋ pʊ̄ntǒu]

1860年,九龙半岛的一处军营。正前方的山脉位于香港岛上。

九龙半岛的主要岩石类型是中等粒度的二长花岗岩(英语:Monzogranite)。[1][2]早期的地图和照片显示,在尖沙咀海滩后方的平坦低洼土地上,有一个名叫九龙山的小山丘。[3]

香港当局通过填海造陆,九龙半岛面积有所扩大。在九龙半岛南部和西部,在1904年之前就已进行填海造陆。尖沙咀附近的填海工程于1982年完成。西九龙的填海计划是机场核心计划的一部分,于1995年基本完成。[3]

九龙半岛曾是中国一些王朝的逃亡目的地之一。1278年,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赵昺逃亡至九龙半岛附近。他们在九龙半岛的一个山洞躲藏。 [4]在17世纪,明朝灭亡后,许多明朝支持者为躲避满族也逃亡到了九龙半岛。

1860年,根据北京条约,满清将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九龙半岛在1860年割让给英国时人口只有800。[5]

1898年,英属香港立法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对九龙半岛的山洞进行保护。[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