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张从个人改宗经验作为了解研究参与者的起始点,避免忽略其能动性与主体性,然而亦须关注个人一方面如何受到外在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则又透过自身的诠释、行动与策略反馈到宏观层面。首先透过“未知?已知?印尼客家穆斯林”作为探寻研究参与者交织在族群与宗教之中的个人生命经验与历程之开端。从班达亚齐与山口洋两地相异的生活世界中了解到族群关系面貌的不同,这一切于“走在成为穆斯林的路上”显露无遗。在海外客家研究意义下,本书凸显客家内部的异质性,以及提供了解印尼客家的另一个视角。同时,透过改宗选择以及改宗之后的文化实践,揭露印尼伊斯兰的多样性。

德国法兰克福约翰.沃夫冈.哥德大学(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文化人类学暨欧洲民族学研究所博士,现任国立中央大学客家语文暨社会科学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主要为族群关系、认同研究,分别从语言政策、性别与族群之交错性、改宗与族群互动理解族群关系与认同的多重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