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以今重庆市江津区地置南州,治所在南川县,领二县:南川县、三溪县。武德三年(620年),更名僰州。武德四年(621年),复名南州。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废南州为南川县,隶属渝州。熙宁八年(1075年),置南平军,将渝州南川县(治今綦江县古南街道北岸)、涪州隆化县划入其下,属于夔州路。
注1:列出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后晋天福十一年(946年)、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各政权实领的节度使及府、州、军。曾置后废、改名、改隶他区或为他国势力所占领者,于字中以划线表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称不同的节度使、府、州,取最后使用的名称,并在前标明曾用名称。
注1:列出吴天祚三年(937年)、南唐开宝八年(975年)、前蜀咸康元年(925年)、后蜀广政二十七年(964年)、闽天德三年(945年)、楚保大八年(950年)、南汉大宝十四年(971年)、南平建隆三年(962年)、吴越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汉广运六年(979年)各政权实领的节度使及府、州、军。曾置后废、改名、改隶他区或为他国势力所占领者,于字中以划线表示。
这是一篇关于重庆行政区划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