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几率不及5% 都更宅泡沫化?

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的“仁爱尚华大楼”,在去年宣布社区住户自办都更,921危楼摇身变成人人称羡的豪宅,于是大台北地区掀起都更热潮,屋龄愈高的老旧房子,顿时成了投资客的抢手货。不过根据统计,台北市去年的都更成功几率不到5个百分点,房仲业者担心,都更宅的变数、风险高,恐怕会引爆都更宅泡沫化。

依据台北市都更处的统计,从民国92年至去年12月25日止,总计在七个年头当中,都更几率最高为民国96年的7.3%、最低为民国92年的3.28%、平均成功几率为5.56%;至于去年“累积申请都更件数”为427件,当年度核定件数为20件,核算下来成功几率仅4.68%,不到五个百分点。

台湾房屋不动产研究室执行长邱太(火宣)表示,都更成功率下降有两大主因:一是申请案件暴增,尤其是民国97年90件、民国98年116件,年涨幅28.88%;二是核定案件数未增,民国97年度核定20件,隔年核定件数仍是20件,显示核定案件成长缓慢,都更去化率太慢;换言之,都更成败关键在时程的长短。

住户成功自办都更的仁爱尚华大楼,前后费时七年才定案动工,对于都更而言,算是相当快速的个案;若是以台北市忠孝东路三段的“正义大楼”都更案,自民国96年事业计划核定通过之后,已迈入第十五个年头,迄今仍尚未拆除兴建。由此可见,都更宅的变数与风险相当高,口袋不深的投资民众,不宜贸然抢进。

邱太(火宣)分析,老旧公寓每坪飙破100万,主要是都更后容积高于现况,才有利可图,但若是都更时程拉长至十年以上,贷款利息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倘若一窝蜂地抢进老旧公寓,恐怕引爆都更宅泡沫化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