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与犯罪增长的相互关系上"反向变化论"和"同步增长论"看来都有失偏颇。本文在回溯学术界关于犯罪根源探讨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解组论、失范理论、社会化理论以及我国几十年来的事实提出同犯罪增长直接相关的因素不是经济的衰退或增长而是社会变迁的剧烈程度。本文认为当前同高速经济增长相并行的急剧社会变迁引起了人口分布结构、物质利益结构、社会规范结构、社会信息结构、社会教育结构的失调和紊乱从而促使犯罪在明显增长。
[2] 这种情况又以青少年犯罪最为显著。根据公安部五局提供的数据80年代各年份全国青少年犯罪率(单位为万分之)分别如下:1980年为14. 91981年为19. 51982年为18. 11983年为17. 51984年为10. 61985年为11. 61986年为12. 71987年为13. 61988年为18. 71989年为27. 4。进入90年代以后青少年犯罪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以上数据转引自张奇珍、李成洪编著《社会治安与综合治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6页。
[8] 参见贵州省统计局“农村小康”课题组撰:《贵州省农村小康进程研究》载《贵州农村经济》199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