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纪州庵文学森林2F多功能空间(台北市中正区同安街107号)
张芳慈诗中曾以客语“目珠金金/早就看现现”来形容车程中看见故乡站名的兴奋感,从语言和地理表现认同,既充满了“我”的情思,也同时替“我们”发声。与具有原汉混血身份的诗人董恕明对谈,分享她们在文学创作上如何思索个人与集体。并邀请学者杨宗翰主持。
台湾台中人,青少时就写诗,也创作散文和短篇小说,美术系所毕业,研究绘画空间和创作,视觉艺术多次策展。经历笠诗社和女鲸诗社,长年关注台湾诸多议题,着墨于女性与客家族群语言文化推动。出版诗集《越轨》、《红色漩涡》、《天光日》、《留声》、《那界》;编选客语诗集《落泥》;发行客语诗与乐专辑《望天公》。作品译有多国语言,并在国内外跨足音乐和剧场,以及视觉影像演出。
生于台东,父亲是浙江绍兴人,母亲是台东卑南族人。2003年夏天,返乡任教台东大学华语文学系迄今。著有《纪念品》(诗,2007年)、《逐鹿传说》(歌剧作词,2011年)、《缠来缠去》(诗,2012年)、《山海之内天地之外─原住民汉语文学》(评论,2013年)……等。自2014年起,与同系简齐儒老师共同担任“台东诗歌节”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