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在清领时代亦称基隆堡,日据初期,曾创设大武仑庄、蚵壳港庄,外加内木山庄,大竿林庄,均属基隆厅。日据沿用清代行政区划至民国9年10月1日地方制度改革,废庄为大字,为地籍名字,属基隆街。(民国13年12月25日属基隆市)。

至民国13年(西历1924年,大正13)改庄为町,民国30年10月1日因应都市发展,蚵壳港变更为观音町、宝町、西町、(大武仑仍为大字),民国31年各町及大字设区会,太平洋战争发生后合并为第10第14两区会,先后乃将原有区会(观音区、宝区、西区、大武仑区)改为第四区,嗣民国35年1月改称安乐区。并将全区划分为21里,嗣后于民国37年、41年、54年、60年、67年、68年、73年区辖各里均经部分调整,迄民国77年3月市政府为因应本市7区未来均衡发展态势,特将行政区域作一重大调整。本区原辖之西华、西荣、西定、西康、德和、德安、中和等七里划归中山区,原隶七堵区之莺歌、七贤、四维、三民、五福、六合等6里归并本区,87年由五福里增编长乐里、新仑里增编武仑里,91年外寮里增编兴寮里、莺歌里增编莺安里,95年由三民里增编壮观里。

行政区域调整后本区现辖25个里,面积由17.8652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13.4%)略增为18.025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13.58%)。本区现有人口数为81878人(105年10月底统计),面积为全市第三位、人口数居全市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