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使你找到了一位很好的大师,他的责任是给你启发,给你方向,教你技巧和方法,但是他绝对没有办法帮你做决定,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办法为你执行,真正下手做的还是当事人自己。

要注意,很多困难都是很个人的,别人帮不来,你们问我问题,我只是给你一个大概的方向,你得到这个方向后就要马上做实验啊!

本书《有钱人的偏方》,诚如作者所说,重点在于‘偏’。不过本书有个一开始的假设是需要知道的,虽然现实世界上,有钱人和成功者不一定相连结,不过这本书的假设是以“有钱人=成功者”下去撰写。

就像芸芸众生的我们,见到一些大人物,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极有权威的人士,心中都会产生畏惧。对,因为我们太过于渺小,心中充满了自卑,这心理不自觉的作祟,毕竟他们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就好比投资人见到股神 巴菲特一样,那种崇拜感不自觉油然而生。

不过,书中提到一段对话,尤其是你想成为成功者,就必须这么做,‘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位大师能教你成功,你要走的路就是把大师“杀死”,取而代之由自己来做“大师”。’那如何才能成为大师呢?

你就必须懂得粉碎噪音,懂得怎样整理资讯,懂得如何将一本书变成你的武器,你已经可以做“大师”了。记住,讲了一百次的谎言真的会变成真理。能做到正反二用大师经典的人,关键要诀是四个字:大师已死!

毕竟想成为大师者,唯我独尊的精神是必需的。唯我独尊,就是你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没有人能帮助你成功!也是释迦摩尼佛说的“依法不依人”!只是,真实世界就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想,最好是由大师(你)代替他去想--因为他们的心中需要大师的拯救。这下问题就来了,大师真的有能力吗?大师的能力真的是强大吗?

能力是什么?能力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语意。就好比有人说,“这个人的能力很强大阿!”但是事实上呢?能力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书中提到,“能力”就是“方法、作法”特多,因为这样才有解问题的能力。就好比信念一般,我们所谓的信念形成其实是很迷信的。那我们需要找“大师”吗?

人类从小到大都是由师长监督做事,大多数人往往都变得缺乏自制力,喜欢拖延。从小到大,师长催逼我们,我们才会动手;大多数需要请大师出手陪伴在侧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动手去做的决心。但是,你不需要去寻找大师,你只是须杀死你的拖延,拯救你的自制。这时候问题又来了,很多人会说,“我就是没有自制力。”

对,其实这是一种“合理化”的解释行为,其实就是你的“噪音迷宫”,轻微的话还没有什么大不了,最多是自己骗自己,严重的话就变成被打也甘心。毕竟噪音是会影响人的,“人类是会被群众影响判断;人类的头脑最喜欢合理化不合里的事情。”关于书中提到的这两点,并没有任何不妥。那你要如何成功?

关于这答案,绝对是坚定的,因为没有人能教你成功,唯有你自己能教自己成功!但是不是说,你不需要上任何课程或读任何书来改变你自己呢?不思考代表着是“蠢”,只会空想而不提升自己,你的人生就会完蛋......你相信吗?

就好比谈判或者投资一样,你相信这个世界有一条必胜的谈判手段吗?你相信股神巴菲特赚钱是像喝水一样快吗?你相信比尔盖兹是一开始成立公司就赚钱的吗?一开始企业就是这么大吗?

你千万不要相信赚钱比你快的人就是比你有本事的人,你还需要其他客观的条件来评估才对。能走出自己的活路,比跟对人更加重要!关于这点需紧记在心。作者建议你不要学任何人的经验,但可以参考他们的思考方法或思想见地。

就好比投资一样,很多人就是害怕,可是看到像股神巴菲特一样的人物,心中又开始痒了,于是开始介入,不过有大多数的人却还是害怕,而没有投资,但是由于每天的观察,他还是能和你说天说地的谈论股市,但是他们有投资吗?他们会成功吗?

记住,反正你去打仗,你都不知道你能不能活着回来,豁出一身胆,边玩边做边试边改就对了,管他这么多干嘛!一开始或许不会,但是随着你深入的越来越深,所做的越来越多,你的专业便慢慢产生。多是考验你能不能,而不是好不好!可是好不好,也是在能不能之后。

人生的三大境界:第一是求量,第二是求质,第三是求新。

人生三宝:第一就是思考方法,第二就是价值判断,第三就是处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