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农历新年,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了。过完这周就要放假啦,春节七天长假对所有上班族可以说是最期盼的事了。然而,你知道春节假期的演变历史吗?
最早的春节假期在唐朝,唐朝实际对春节放假时间有明确规定: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因此在唐朝时期,各级官府衙门的放假时间和现在春节长假一样,共计七天。宋代基本上承袭唐制,过年放假7天,元宵节放假7天,加在一起大约半个月。元代过年不休息,明代开国初期皇上非常勤勉,全年休假也很少;中后期假日逐渐增多,万历年间将除夕假、元旦假与元宵假合并,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二十结束,前后将近一个月。清代是腊月二十前后到正月二十左右开印办公,也是一个月左右。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此后,农历春节被元旦新年取代,春节假期就此废止。后为顺从民意民俗,春节期间允许放假了。但是元旦放3天,春节只放1天假。
1999年修订,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共计3天。2007年修订,将春节假期调整为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共计3天。2013年12月11日,春节假期由除夕至正月初六调整为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这一规定将除夕排除在七天法定假日之外,使不少异乡上班族在奔波中度过除夕。
2014年,有关部门在网上发起问卷调查,超过七成网友支持恢复除夕放假。2015年起,除夕放假回归。春节假期调整为除夕至正月初六。
近年来,每年两会上都有人大代表提议延长春节假期,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小莉建议春节假期延长到10天。那么具体以后春节假期会不会有变化?评论区留言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