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北京前门一带有个“骗子世家”姓赵,赵家哥儿几个一个比一个骗术高超。
一日,赵老三来到大栅栏某戏园子看戏,因他衣着华丽,出手大方,很快便让小偷盯上了。小偷趁他看得正入迷时,将他的两张银票神鬼不觉偷了去。等赵老三发现时,小偷早就跑得没影儿了。赵老三懊丧地回到家,将此事告诉了赵老二。
弟弟被偷,赵老二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他收拾了一下,手持一个银包出了门,大张旗鼓地前往各银号兑金条。他的这一举动果然引起起了小偷的注意。赵老二从银号出来后,拿着金条也前往大栅栏戏园子看戏。那小偷一路尾随,跟了进去,和赵老二坐在了一起。
赵老二见小偷果然上钩,而且小偷披的斗篷值十两银子,便故意将金条放在桌子上,假装看戏入神,让小偷将金条窃走。赵老二却暗自将小偷的斗篷一角压在屁股下。小偷起身要走时,见斗篷被赵老二压住了,有心提醒一下,又担心赵老二发觉金条没了,便将斗篷一甩,对赵老二说要去小便,请他帮忙照看位子,然后匆匆离去。
小偷拿着金条直奔银号,想兑换成现金。可银号的伙计看了金条后,说是假的,小偷这才明白上当了,急忙返回戏园子,可哪里还有赵老二的影子?他只能自认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