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觉失调的英文“psychosis”是一个沿用已久的医学概念,但其中文名字的由来是2001年香港医院管理局启动的一项专为psychosis人士设立的服务,为消除歧视,特别创立了思觉失调这个新的中文医学名词。思觉是指思想和感觉,失调是指脑部的化学传导物质系统失去平衡。思觉失调是指由于脑部思想和感觉功能的不和谐。思觉失调可以与其他精神问题同时出现,例如精神分裂、躁狂症、妄想症等,也可因滥用毒品或某些疾病所致,如脑部肿瘤、内分泌失调。思觉失调本身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而是医学上所指的症候群,即上述症状的总称。

这里所提供的资料,旨在提高大家对思觉失调症状的认识,使患者能够及早被觉察、并及早获得治疗。

思觉失调影响深远,及早诊断并接受治疗,可有效减轻病情甚至完全痊愈。

你是否了解思觉失调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与其胡乱猜测,倒不如立即进行简单的快速测试,初步检查你的思觉健康。

在未完全发病前,一些不明显的症状可能经已在酝酿,这个阶段症状以情绪紊乱为主,主要有阳性和阴性两大类症状。

* 幻觉:常见的是幻听,指听到一些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如听见有人在批评自己,或与自己说话,但四周并无他人);幻视,指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 妄想:指有一些谬误的想法,并对此深信不疑。常见的有迫害妄想(觉得自己被追杀)、关系妄想(觉得街上的陌生人都在讨论自己)、夸大妄想(觉得自己有超乎常人的能力)等等。

面部表情单一,缺少变化,对周围的人和事没有情绪上的反应,如对快乐的事不会开心,对悲伤的事也不会伤心。语言贫乏,很少说话。对身边的人或事缺少兴趣,不愿意接触社会或他人,不愿意上学或上班,睡眠增多,活动减少。严重者会忽视个人卫生,不洗澡,不理头发,表现的衣着不整洁。

从发病到接受治疗之间的这段时间称为“未治期”。未治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人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是否能及时察觉并支持其就医;患者对自己状况是否能够全面地认识?

未治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能越早治疗,所用的药物剂量和服用期就越轻越短,而症状完全消失的机会也较高。

初步评估是筛选思觉失调病人的重要一个环节,评估的内容包括临床特征、发病原因、风险及身心需要等。

由于出现思觉失调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因此要特别把握几个问题:

‧ 注意区分思觉失调早期症状与青少年期的反叛心理。一般来说,如果性格和行为上出现较为持久的转变,并没有因为周围环境问题的解决而好转,就需要加倍留意。

‧ 青少年对患病可能出现恐惧、怕被人歧视的心理,跟他们好好解释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可根据他们的个人喜好来选择措辞,如有些青少年能够接受心理评估的说法,有些则宁愿选择身体检查的说法。

‧ 由于青少年大多是在校学生,学校的协调是非常重要。患者及患者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都可能面对一些情绪上的波动和不安,在这个环境下应做好适当的转介评估和治疗。同时如有必要,患者应暂时休学,避免不必要的压力,直至病情好转。

思觉基金(Early Psychosis Foundation,简称 EPISO)于2007年成立,2009年成为注册慈善机构。学会由一群热心于思觉失调服务的资深专业人士、学者及社会人士组成,旨在透过结合研究及临床经验,与各相关组织携手推广高质素的思觉失调服务、专业培训,及健康教育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