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做商业品牌或个人品牌0-1训练阶段的平台很多,

所以,好说会倾向做1-10阶段的个人品牌。

也就是你已经清楚知道如何表现你自己,但还不知道怎样变成商业的阶段。

毕竟,能做到商业变现,做个人品牌甚至进一步变成公司才有意义。

台湾的市场对网络世界的商业想像比较单一跟简单,就是流量。

但,这种思维,也造成大量的空有流量却赔钱的网络平台,或者企业。

让爱你的人爱你,而且持续为你而买单,就是一种商业。

这是市场的细分跟精准定位。

尤其到一定年纪,每个人的专业素养够高,自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并不需要跟年轻人竞争大众市场。

以我自己为例,我很少追逐流量,我的自媒体跟我创业的第一间公司,看起来并没有很高的流量,而且是封闭的市场,但产值不算低。

因为,我很清楚,我不是有大众共鸣的人,但我有能力影响具有影响力的人,这就是一种定位。

抓到精准定位,跟你需要的消费者对话,讲对方能认同的语言,或许,这是进入中年的你我,最适合的个人品牌商业变现的方式。

毕竟,到一定年纪,会清楚名气不等于获利,做好自己,建立人家对你的信任,是一点一滴中累积的,而这是我们之于年轻人的优势所在。

好说作为一个平台,建立一个机制,看每个IP的发文的质跟量,还有写文者对事情的反应来判断这个IP有无投入资源帮助他更好的发展的机会。

我们会拉长这个观察期,毕竟,信任这种事,不可能短时间就能建立,而到一定年纪,会知道,稳但持续的力量,这就好比投资中的复利,是在不知不觉中让人惊喜。

当我进入中年,我选择我的人生跟事业都是稳健的成长,我想,多数人生已经历练过的人会跟我一样的选择,做个人品牌亦同。

而且,从好说几个姐姐级的IP 经营个人品牌不久都有很亮眼的表现,谁说,哥哥姐姐做个人品牌没有机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