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过去的儿童辅导中,有父母来求助,他们不明白为何儿子小明常为一些小事而哭,例如迟了看电视、迟了吃晚饭、爸爸晚了回家等,他们和小明提及情况,但就是不明所以,对他们造成困扰。于是笔者建议为小明进行一次画画评估,了解小明心目中的成长环境,或可了解小明爱哭的缘故。
小明画了一幅“家庭的故事”,他一边绘画,一边道出心中感受,父母整天忙着工作,令他很多时候独自在家中玩耍。当父母回家后,小明很想和他们玩,但爸爸很快显得不耐烦。在小明心中,爸爸好像经常发怒;每当妈妈看到这种情况,便会和爸爸吵起来。在小明眼中,妈妈和爸爸吵起来时,妈妈总是一脸难过。在小明心中,他知道父母都是疼爱自己,但当他看到爸爸发怒及妈妈伤心是因他而起时,他便感到难过。
提升心智理论的方法有:
运用与心理有关的词汇与孩子沟通,可令孩子更具体地了解自己及别人的心理状况。心理有关的词汇例子有“想”、“假装”、“知道”、“相信”、“觉得”及与情绪有关的词语。平时多留意孩子想表达的意思,再给予回应。例如:“啊!你想要蛋糕”、“不要怕!你以为我走了,其实我还在”、“妈咪好嬲因为你打哥哥”。家长亦可多向孩子解释他人的心理状况,例如:“美美收到份生日礼物笑得很灿烂,佢应该觉得好兴奋。”
角色扮演游戏鼓励孩子代入不同的处境及人物的角度思考,借此推论出相关的行为。开始扮演时,孩子可先扮作日常生活常见的人物,例如:妈妈、医生、老师和司机。家长要留意,在游戏中无论说话和行为都要代入所扮的角色。此活动能帮助孩子从不同社交情境中体验各种情绪、想法及互动情况,亦在当中学习观察、模仿、预知、检讨及调整自己的想法及行为。
希望家长能在日常生活善用机会,与孩子多分享、多沟通,让他们学会“睇人眉头眼额”,成为一个“读心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