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嗅觉非过敏性鼻炎导致 恐罹患嗅沟脑膜瘤!
50岁吴女士,丧失嗅觉已经2年多,以为是严重过敏性鼻炎所致,不以为意;近日,因为视力越来越模糊,辗转到慈济就医。透过电脑断层扫描发现,吴女士脑部长了颗6到7公分的肿瘤,诊断为“嗅沟脑膜瘤(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紧急开脑做肿瘤切除手术,切片检验为良性。术后即恢复视力、嗅觉也逐渐复原,住院两周后出院,预后良好。
收治个案的台北慈济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黄国烽指出,脑膜瘤是起源于蜘蛛膜颗粒细胞的原发性肿瘤。大部分脑膜瘤长得慢,可能默默地存在5~10年,被发现时通常已长得很大,其中97%属良性,另3%可能表现出恶性特征。
长在前颅窝底筛板及其后方的脑膜瘤称为嗅沟脑膜瘤,可分为单侧或双侧,通常单侧较多见,也可能出现单侧肿瘤,再向对侧延伸的状况。
而逐渐失去嗅觉,是嗅沟脑膜瘤的早期症状。若单侧无嗅觉,则可判断肿瘤位置在单侧,只是许多单侧嗅觉障碍,会因另侧代偿而被忽略;但如果肿瘤已横跨两侧,则双侧嗅觉都丧失,但容易与过敏性鼻炎症状混淆。
黄国烽表示,视力减退也是嗅沟脑膜瘤的常见症状。因脑部肿瘤会让颅内压增高、视盘水肿和继发性萎缩,使得视力减退;也可能向后发展直接压迫视神经,造成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
再者,肿瘤会影响额叶功能,可能引起精神症状,病人会出现兴奋、幻觉和妄想等情形;也可能因颅内压增高,表现出反应迟钝和精神淡漠的状况;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癫痫发作。
嗅沟脑膜瘤其成因至今未明,大部分是随机发生,少部分是家族遗传基因所引发。黄国烽解释,文献资料显示,嗅沟脑膜瘤的发生以女性居多,年龄以50到70岁最常见,因此医界认为,停经及更年期的身体变化可能与其有关。
嗅沟脑膜瘤的典型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肿瘤。外科医师会依肿瘤位置,选择单侧开脑或是双侧开脑进行手术。黄国烽提到,切除肿瘤过程中,需仔细将肿瘤与粘黏的脑部组织与四周神经分离,并应用显微手术,更精准清除肿瘤,避免残留及减少损伤。
术后,患者应保持心情平静,并以清淡饮食为主,遵照医嘱休养,预后状况可以很好,并恢复正常生活。
嗅沟脑膜瘤的症状多是渐进式出现,也常与其他病症混淆,不易被发现而延误治疗。黄国烽提醒,应时时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嗅觉或视力出现异常,或是家人朋友对你的精神状态提出反映,务必提高警觉,若状况持续未改善,甚至越趋严重,务必找专业医师为您诊断治疗,以避免发生不可挽救状况。
脚无力误为关节问题,原来是巨大脑瘤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