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对韩国的流行文化、消闲娱乐等趋势,最为热衷。可是,风光背后却是危机重重。近日,法院拘捕前总统朴槿惠,又牵涉大财团高层,倒成了最大的新闻,也暴露了韩国不少社会的问题。记得一个韩国机构早前进行一项调查,对象为中、日、韩、美、印、德及巴西七国的大学生,其中问到他们对就业和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结果发现:对找到工作最乐观是德国53.8%,最悲观是韩国只有21.5%。而对生活满意度,韩国也排在尾二,日本敬陪末席。
在定义“幸福生活”方面,中、德、巴是“稳定的家庭”;美、日、印则是“内心的平静”;只有韩国学生追求“经济支配能力”,反映他们对前途的忧虑。也隐隐说明韩国青少年的自杀率,为何在十年间飙升近60%!
韩国总人口约五千万。从数据显示,2013年韩国大学及大专共三百四十所,高等教育学生总数近三百万。可以想像每年毕业生面对竞争之激烈,听说一般要经过平均三十次面试才找到工作。根据2016年的资料,十五至二十九岁年轻族群的失业率为9.4%,当中三分之一具有大学学历。在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下,全国十大集团合共占国家GDP将近八成,旗下业务涵盖生活各个环节,由科技工业以至超市、面包店,无孔不入。而进入大财团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单在2014年就录得二十万人参加“三星”的招聘考试,竞逐1.4万个职位。
其实,韩国经济曾走过十分艰辛的岁月,五十岁以上人士对八、九十年代的崛起付出很多,也引以为傲,对现时年轻人面对的压力多不理解,甚至认为他们不够努力。在这种误解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发展空间几被垄断,世代间的差距也愈来愈大,公平、公义成为了近年韩国的重要议题。
香港同样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大学生不仅要承受学业的压力,再加上地产独大、政见分歧的氛围,他们对未来的忧虑大概不会比韩国的青年少。因此,我们应引以为鉴,在维护香港的核心价值—法治和廉洁精神—的同时,更要大力促成政商民合作,启动并发展新兴技术和初创产业,为新一代提供多些选择,也为城市开拓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