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醒报记者陈珮瑜综合报导】过去专家总认为人类开发环境是造成物种减少的原因,但英国科学家最近提出警告说,气候暖化速度增快也是令物种快速灭迹的主因之一。对此,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修表示,物种减少原因复杂,但人为污染、垃圾和人**炸更是主因,民众须时刻心系环境保育,才能防止物种继续消失。

当我们提到“灭绝”一词,可能只会联想到远古时代的恐龙,但残忍的事实却是,在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科学家常提出警告,人类为了扩张发展领域,已经严重压迫动物的栖息地;光是热带雨林地区,每年就有高达2万7千类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不过,英国约克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和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5.4亿年前的化石和地质纪录进行分析后指出,气候暖化速度增加也是使物种快速灭迹的主因之一。他们进一步说明,长期来说,虽然气温缓步上升的确有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但快速的全球暖化却仅会造成反效果。

过去的生态研究即发现,越往温暖的地方,例如:赤道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英国利兹大学生物科学院教授班顿表示,如果气温是在数百万年内逐步暖化,可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但如今暖化的速度过快,只会连带加快物种灭绝的速度。此项研究结果刊登于最新期的《国家科学院学报》。

除了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为了因应气候变迁,生物也会想办法“自力救济”。先前就有科学家发现,英国当地约有250个物种的栖息地出现北迁的趋势,包括鸟类和蝴蝶等生物原本都往南过冬,但现在却选择向北搬家。

此外,澳洲科学家最近也证实,南半球海域里的热带鱼正大量往南方迁徙,且温带海域的物种数量正急遽锐减。更糟糕的是,气温的改变也使得部分物种行为出现变化,例如:海蛇的数量越来越少、海龟因海温增加而改变繁殖习惯,以及海鸟和海洋哺乳类动物的进食和交配方式日趋改变。

“物种变少原因复杂,暖化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修表示,虽然全球许多科学家一直疾呼气候暖化对生物物种造成很大影响,但人为污染、垃圾和人**炸才更是主要的原因。他说,民众生活时必须时时刻刻心系环境保育,才有可能力挽狂澜,阻止物种继续减少。

中研院研究员汪中和近日受访时则指出,这些新释出的研究都只是在在证实了气候变迁对地球的影响层面愈发扩大,影响范围远超过人类的想像,包括降雨强度、形式和区域,还影响生物的栖息方式。他强调,人类如果再不思考因应方式,被剥夺生活环境也只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