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悠游的海豚是没有名字的,但是2002年年初一条糙齿海豚搁浅台湾万里海边,在众人合力救援之下,海豚与人类相处了一段时间,海豚有了一个名字叫做“小福”。
受伤的小福被送到宜兰家畜疾病防治所内,由防治所以及鲸豚协会人员联合进行救助,将近三个月的妥善照顾下,受伤情形渐渐好转。从搁浅时的奄奄一息,到野放时的充满活力,小福受到的不仅是专业的医疗照顾,更包含许多人类的爱心展现。
经过一个多月的救援后,小福野放大海,但却于一星期后再度搁浅澎湖,身上多出许多新伤,情形不太乐观。鲸豚协会的兽医师杨伟诚,再度受命前往援救,所有工作人员也无法理解小福怎么从北向南游过台湾海峡,再度搁浅在澎湖海岸。
二度进入人类社会,援救人员决定延长小福的休养期间,到完全稳定之后,再进行野放。其间,一度考虑是否可进行收留,将小福留在水族馆内进行饲养,但是碍于法令规定,以及完善的照顾环境耗费巨资,最后还是打消收留的念头,在澎湖外海进行野放。
在保育的观点,海豚属于大海,不属于人类社会,另一方面,为了研究、教育目的,收留饲养海豚也是一种考虑。然而回到最初,对于常常搁浅的海豚,到底应采取带回援救,或者推回海中,依循物竞天择的生物逻辑,这都是小福来去之间,留给人类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