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百年中国美术》在论述现代化——现代性与中国美术的关系时突出对文化现代性的表述,以此避免落入简单反映论误区。《现代化与百年中国美术》对中国美术各时期对现代化——现代性的表述都有分析,但将主要篇幅放在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美术的表述上。中国当代美术(当代艺术)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的,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产物。作者看来,《现代化与百年中国美术》述及的前三个现代化时期(详见第三章)中的美术对现代化特别是现代性的表述上都存在着“跛足”的现象,而自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中国当代美术无论从形态上,从思想的深度上,从内容的丰富性上,还是从最少受政治左右这个角度上看,都是前几个时期所远远无法相比的,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中国几百年来艺术发展条件最好的时期。因此《现代化与百年中国美术》将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这个时期。在研究中国当代美术对现代化——现代性的表述时,中国当代美术对现代化——现代性的反思倾向是《现代化与百年中国美术》主要关注的内容。
一、第一个现代化时期——朦胧的表达(1840年~1900年)
二、第二个现代化时期——趋同的倾向(1900年~1949年)
三、第三个现代化时期——单一的期盼(1949年~1978年)
1.对城市现实的表达 2.对传媒和图像泛滥的思考 3.对商业社会的复杂感受 4.对传统的借用与重新组合 5.对速度、力量的感受 6.对个人价值和人被功能化的反思 7.对工具理性和感觉方式的反思 8.对当代艺术理论的反思
三、怎样看当代美术的观念化倾向?
在豆瓣转让 有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