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逊症患者很多时侯会出现显著的“肌肉活动性”病征,如:肢体震颤、动作迟缓、肌肉僵硬等。以上症状会不断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接下来,这份手作产品的制作者 – 柏友林新娣女士分享了如何运用她的创意和小智慧,特破生活的限制。

新娣发现自己行路时,有拖脚及头向前倾的情况出现,之后通过很多检查。在 2010 年确诊为柏金逊症,当时很难接受。虽然开始时不容易接受,但得到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鼓励,新娣开始慢慢接纳自己的情况。

拖脚及起步困难都是柏金逊症患者经常遇到的情况,新娣也不例外。在治疗师的提醒下,新娣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起步方法。“由坐下到站立起来是十分困难,要撑住椅子借力。就算起身后,也未必能起步踏出第一步。可以透过拍子机或心里数着一二三(起步)。只要能踏出第一步后,步伐就会很畅顺。还可以越行越快。柏友最紧要多做运动,大家保持心境开朗。”

“接受也要做人,不接受也是要做人。为什么不去接纳它,把它当老朋友呢?”新娣很积极面对疾病的挑战。新娣同时亦对手织精品很有兴趣,可以锻练手部之余,亦可以和他人分享她的作品,参与社会。

当患有长期病之后,无论患者及他的家人,都要面对不同的适应。要与病同行,不单要学习自我管理相关的知识,在过程中的尝试及经验累积,提升病后的生活质素,香港复康会与不同的病人互助组织合作,结集过来人的生活智慧,让服务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生活细节上参考这些专家经验,学习好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活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