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友情、乡情被隔断3.2.2.1在人际交往方面 在农村,茶余饭后的串门、闲聊是村民间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乡间充满了人情味。深度访谈中,一位阿姨说道:“心里有个什么事,有什么不开心的,去邻居家串串门、聊聊天,不开心的事也就看开点了。谁家要是有个什么事,大家都是很....热心帮忙的。举个小例子,如果做饭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酱油了,叫孩子到隔壁家借点。这种小事,现在想想都窝心。”然而,当村民入住小区之后,住户之间紧闭的门也让他们之间的交流欲望戛然而止。关于现在新的邻里关系的问题(见图3)调查数据显示,38%的人觉得能够相处融洽,经常串门;42%的人表示只是点头之交;20%的人表示不认识。居民间交流的减少,情绪不能及时发泄,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虑,居民的幸福指数明显下降。图33.2.2.2在文化生活方面 居住环境的改变导致居民在娱乐休闲、风俗人情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问题3.2.2.3在娱乐休闲方面 在农村,串门唠嗑,找牌友打麻将是村民悠闲生活的写照。搬入安置小区后,陌生的邻居、忙碌的节奏使得这一切变成奢望。调查发现,城镇生活给少年儿童带来了强烈的孤独感。在农村,孩子们可以三五成群得在房前屋后,乡野田间尽情玩耍。可搬入小区之后,伙伴们不见了,田野不见了,剩下的只有电视与电脑。3.2.2.4在风俗人情方面 风俗人情是展现农村精神生活面貌的重要体现方式。随着居民入住小区,传统的风俗人情与现代文明产生了矛盾。以传统的祭祀习俗为例,在农村,焚烧纸钱是祭祀祖先的重要部分。入住小区之后,居民仍在小区焚烧,致使小区烟灰漫天飞舞。这引起其他居民的强烈反感。再以春节宴请为例,农村的房屋面积较大,能容纳整个家族聚会。而小区房屋面积大不如前。过年宴请为了节省花费,一些?